春暖花开 “童”忆清明
清明风起正当时,童声笑语满园春。清明节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同时也是缅怀英烈、祭奠逝者、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。在这个追思与希望交织的节气里,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、由来及风俗习惯,弘扬传统文化,缅怀革命先烈,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,海安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“春暖花开 ‘童’忆清明”主题活动。
话清明 知习俗
清明节是什么时候?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呢?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、图片和视频,向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。孩子们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对这个节日的好奇与向往,她们聚精会神地听着,原来清明节不仅是祭祀祖先、缅怀先人的日子,还有踏青、放风筝、吃青团等有趣的传统习俗。
小巧手 绘清明
芳菲四月,春意袅袅,到处染满春天的青翠。孩子们以心意为笔,用稚嫩的双手打开清明画卷……一个个专注的表情,一幅幅春意浓浓的作品,都在透露着清明节的气息。
1.绘菊祭思
菊花有着怀念的意思,清明时节为已故亲人送上花,可以表达自己对已故亲人的怀念。看!一朵朵菊花舒展风骨,在孩子们指尖绽放,在画纸上跳舞,将清明的追思化作最纯真的祝福……表达出孩子们对故人的思念,也描绘出对春天美景的期盼。
2.青团创想
“风吹春草,青团飘香。”孩子们制作了一幅幅青团创想画,祝春天里的你我,一切安好。
3.柳叶贴画
风和日丽的日子里,孩子们捡拾一些吹落的柳树叶,发挥想象力,通过拼贴或拓印的方式,进行一场乐趣无穷的玩转树叶大比拼吧!
4.彩绘风筝
春天,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,万物复苏,春风和煦,正是放纸鸢的好时节。孩子们在幼儿园开启了一场纸鸢手工之旅。五彩的画笔在纸上舞动,是孩子们对春天最纯真的想象。
玩中乐 忆清明
1.编柳忆清明
老师带领着小班孩子们观察柳树新芽,讲解清明节“插柳”、“戴柳”的习俗。孩子们收集新鲜柳枝等自然材料,为编织柳环做准备。孩子们用柳枝编成环状,点缀一些花草,制作独一无二的“春之头冠”。孩子戴上自编柳环,化身“春的小精灵”,在种植园地上合影、游戏,感受春天的乐趣。
2.踏青寻清明
清明踏青又叫春游,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,清明前后春暖花开、草长莺飞。正是个生机勃勃的时日,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,花草虫鱼就是最好的百科书,让我们在搭上帐篷,席地而坐,与泡泡为伴,一起寻找美丽的春天吧!
3.蹴鞠乐清明
蹴鞠是古时清明节的一项传统习俗,“鞠”演变成现在的足球。孩子们三五成群,在操场上你追我赶,尽情角逐,体验足球竞技的乐趣。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感受了同伴之间合作的力量。
诵经典 寄清明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……”当春天与古诗的浪漫邂逅,一场文化的传承正在上演。在稚嫩的诵读声中,孩子们品味着春天,感知着传统文化扎根的力量,让我们一起跟着孩子感受古诗的魅力和美妙吧!孩子们用深情款款的诵读,引领大家走入传统文化的殿堂。
一个时节,天地清明;一份思念,萦绕心头;一种传承,源远流长。本次“清明节”活动的开展,让幼儿了解清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,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魅力,让情怀生根,让美德传承!愿传统文化与爱国之情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,开出绚烂的梦想之花!
用户登录